山東昌邑:用好紅色資源讓黨史學習教育更鮮活
山東省昌邑市紅色資源豐富,特別是在抗戰(zhàn)時期,以昌邑北部為中心的“渤海走廊”,成為連接膠東、清河、魯中和革命圣地延安的紅色生命線。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,昌邑市按照“搭建黨史學習教育平臺,傳承紅色文化基因,賡續(xù)紅色血脈”工作思路,挖掘紅色資源,激活紅色基因,真正讓紅色成為黨史學習教育的亮麗底色。
建實平臺載體,保護紅色資源。深挖紅色資源,規(guī)劃建設200處紅色村史館、10處專題展館和1處主體展館,著力打造“211”渤海走廊黨性教育基地。目前,渤海走廊革命斗爭陳列館主體館、95處紅色村史館和10處專題展館已建成投用,形成紅色歷史展館規(guī)模群體,并廣泛開展黨性教育、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(tǒng)教育,讓黨員干部在現場教育中感悟黨史、汲取力量。截至目前,先后接待現場教學3952批次、24.03萬人次。堅持體制內外一起上、齊抓共管快推進,持續(xù)實施“黨史記憶搶救”工程,深入5省8市及轄區(qū)內330多個村莊,征集帶有硝煙氣息的紅色家書、保存70余年的抗美援朝戰(zhàn)地楓葉、膠東最早抗戰(zhàn)報紙《大眾報》原件等黨史實物400余件(套),各類資料1800余份,保存下了40多萬字的文字記錄、2000多小時的影像資料、3萬多張珍貴圖片。開展“聽老革命講那過去的事情”活動,編輯印發(fā)4期《聽老革命講那過去的事情》系列書籍,用文字留存紅色印記。探索共建共享機制,采取“眾籌”模式,向當地群眾廣泛征集黨史文物,所有權依舊歸群眾所有,展館擁有展示權,快速提高征集效率。
講活黨史故事,喚醒紅色記憶。充分挖掘紅色資源中蘊藏的精神富礦,組織編寫革命題材作品、編拍影視教育片、編創(chuàng)音樂劇,為黨員干部提供豐富的精神滋養(yǎng)。編著紅色作品方面,總結提煉出了把一切獻給黨的李福澤、人民作家峻青、革命氣節(jié)大于天的張智忠以及永遠跟黨走的抗戰(zhàn)堡壘村馬渠村等著名革命人物和集體的動人故事,創(chuàng)作渤海走廊紅色文化系列叢書和系列連環(huán)畫冊等多部革命題材作品。編拍紅色教育片方面,實施革命歷史題材音像留存和影視創(chuàng)作工程,對革命舊址和紀念地分別拍攝了視頻資料,留存可視可聽的電子資料,對所有能聯(lián)系到的老戰(zhàn)士、老英雄、老黨員等進行現場采錄,向社會征集內容線索,創(chuàng)作拍攝《渤海英魂》《人在檔案在》《紅色傳家寶》等20余部黨史教育微電影、微視頻,并借助“學習強國”學習平臺、“燈塔—黨建在線”網絡平臺、可視基層管理服務系統(tǒng)等平臺進行資源共享,拓展學習教育受益覆蓋面。編排音樂劇方面,挖掘渤海走廊紅色交通線故事,創(chuàng)作編排傳承“紅柳精神”的大型音樂劇《渤海走廊》,組織匯報演出7場次,觀眾近3600人次。
辦好教育活動,賡續(xù)紅色血脈。為保證紅色傳承效果,組織開展了一系列豐富多彩、卓有成效的活動,既提升黨員干部的參與率,又擴大了對外影響。探索現場教學、課堂教學、體驗教學、情景教學“四位一體”立體化教學模式,分批次組織市、鎮(zhèn)、村三級黨員干部到渤海走廊黨性教育基地接受黨性教育,受眾7400余人次。創(chuàng)新搭建“黨史故事?百家講壇”黨課平臺,廣泛開展“渤海走廊?紅色課堂”進機關、進企業(yè)、進農村“三進”活動,以黨的奮斗歷程為主線,講述本地各個時期發(fā)生的大事件、出現的大英雄,再現鮮為人知的、感人的黨史故事。組建18支以本地著名革命英雄名字命名的中小學“英雄中隊”,讓黨史光輝精神代代相傳。開展“渤海走廊”采風萬里行活動,從招遠出發(fā),途經萊州、昌邑、利津、微山,跨越太行山抵達延安,追尋紅色足跡,創(chuàng)新性打造“移動黨史課堂”。組建“薪火”黨史理論宣講志愿服務隊、“中國夢?新時代?跟黨走”百姓宣講團、青年宣講團等各類宣講隊伍,開展對象化、分眾化、互動化宣講活動120余場次,受眾達1.7萬余人次。